古迹的拼音_古迹报国寺 变成嘈杂大市场

业报  点击:   2019-04-17

十多年前就到过报国寺,印象不深了,只记得那时是某商业报社和出版社占着。人家办公的地方总不好随便游览,当时只在门口往里看看就离开了。可那时心里就纳闷,这么好的古代寺院为什么不修复后开放给游人?

今天,总算有闲再到报国寺。门前人多、车多、摆小摊的多,拥挤而杂乱。门前的台阶上,围坐着不少摆摊卖古玩的。

进了大门,眼前的景象把我惊住了,原本清净的寺庙变成了大市场。据说所有者依然是某出版社和报社。大大小小的摊点,横着、竖着摆满了寺庙的空地和过道。穿过摊点直奔几个大殿。可到了殿前一看多是锁门。终于走到最里面的雄伟宝殿前,没有看到“大雄宝殿”字眼,却看到“中国红木馆”。

坐下来与卖玉石的山东中年人聊天,他已经在这儿做了六七年生意。这儿比古玩市场便宜,那边摊位一天150,这边才30!临走时,发现不时有轿车开进护国寺,一打听,这里只要交钱就可以进车停车。这里熙熙攘攘的背后都是一个“钱”字。

后来查资料才知道,报国寺曾是京城最著名的书市,比琉璃厂书市还早许多年。这里曾是当时文人墨客的雅游之地,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经史学家顾炎武曾寓住在报国寺内,潜心著述和学术研究。暮鼓晨钟,这里当是一片清净养身养心之地。

可如今,这里已开辟成文化市场,大约四五百个摊位蜂拥而至。我猜想,这大概是管理者绞尽脑汁想出的以商养文的办法。可心里还是觉得,这里的市场应该迁出报国寺,在附近重新开辟一个更大更整洁的市场。把这里修就如旧后还原以往的清净。

由于历史等原因,京城不少古迹都散落在胡同、街巷和单位大院里,有些破坏严重。如何有效保护这些古迹?该是政府和文物保护部门眼下该抓的大事。刚刚辞世的梁思成之子梁从诫生前一直为保护北京古城文化奔走,可遗憾的是直到他逝世还在为这些事忧心。(刘卫兵 作者系人大客座教授)

本文内容由小编为各位整理的古迹报国寺 变成嘈杂大市场

推荐访问:北京有很多名胜古迹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世间本没有路]四、世间没有救世主
下一篇:最后一页
Copyright 人人禅语-人生感悟-佛教故事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