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念蒋致珩】阿姜念 身念处禅观修 理论 缘起法面面观

无明  点击:   2018-10-24

第一篇 理论 1.12.2 缘起法面面观

缘起法面面观

我们可以用七个角度来探讨缘起法:如因缘链、几世几重因果等等,这裏只讨论其中几种:

1.三世二十行相(见图1-4)

a)这个模式中共有二十个要项,五个是过去因:无明、行、爱、取、有。

c)五个是现在因:爱、取、有、无明、行。

d)五个是未来果:识、名色、六入、触、受。

注:(见图1-4)

a)五个过去因决定了我们现在的存在(有)。因为我们没有体证出世间的智慧,所以无明(1)是所有结果的根本原因。透过无明生活在世间,我们造作善恶业称为行(2),例如,如果我们修奢摩他而成就禅定,我们仍然是在世间造作行(即使是造善业),行的结果导致爱(8)。

爱越来越强时就变成了取(9):我们想要某种东西的时候还是爱,但我们拥有它时,就变成了取。取导致有(10)。共有两种有:业有——有(生命)的活动过程(过去世)和生有——结生的过程。业有是善或恶可以决定未来的好坏,生有是新生命展现命运的过程。生有的好坏是取决于业有的善恶的。

每一组由五个环所组成的单位都是:前一组缘起后一组,而后面这一组又缘起下组。

有是指造业,因为不管任何形式的有,我们都是在生死轮回之中,实相的法则就是缘起法,也就是造业就有业报——而且没有人能逃过或改变这个结果。这是最公平的法则。

b)从过去因生五个现在果,而现在果是拥有其生命形成的特质;如人有人的特质等等。

c)五个现在因。第五个现在果(受)导致第一个现在因(爱),由爱而取、有然后无明、行(8,9,10,1,2,)这个有是后有,决定了新的生命。因为这个有,并没有体证四圣谛又导致无明。无明又造作(善、恶)业,又变成行了。

这一组的行,是当你要造作善恶业行为的时候称为行。

这一组的有,意思是指业已经造作了。

d)五个未来果。行缘识。后面四个是现在世的身心,加上这五个未来果共有二十个因果关係,这二十个因果关係就像一个轮子一样,没有开端也没有尽头。但佛陀却知道主要的因(根源)是无明。

图1-5十二缘起(有轮)

2.三连结(见图1-6)

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将十二缘起视为三连结:

a)惑(烦恼)的结。

b)业的结。

c)果(苦)的结。

a)惑的结是指:

无明(1)

爱(8)

取(9)

b)业的结是指:

有(10)

行(2)

c)果的结是指:

识(3)

名色(4)

六入(5)

触(6)

受(7)

图1-6三连结;圆圈

3.二轮根(图1-4,1-5)

如果要了解缘起法,必须知道造业的两个根源:无明和爱。无明是爱的因,而爱也是无明的因,无明是过去因,爱是现在因,但终究他们是相互为因的——而这个圆圈不管从那裏开始走都可以。

第一个环——无明(根源)引导至受(第七个环)然后由受导致爱(第八个环——根源),然后至(9)取,至(10)有,至(11)生和(12)老死。邪见的人认为无因果、无善恶、无轮回。这就为什么佛陀显示无明是根源就是为了要证明有因果的存在。现在果是(3)识,导致(4)名色(5)六入(6)触(7)受。这些环(3-7)现在果是由过去世的无明(根源)和行(1和2)而来的。只要一个人有无明存在就会产生苦果。

爱(8)是缘受(7)而生的,而受又导致取(9)和有(10),然后又转回无明(1)和行(2),这五项(8,9,10,1,2,)是现在因,而且都是无明(1)的结果。而无明(1)和行(2)的结果又重複3-7(现在果)。

由(8)爱而至8,9,10,1,2,又演变成现在因,而因此整个圆圈不停地转,每转一次就是一次出生(11),而3-7的过程又开始而最后导致(12)老死。

了解了爱的结果(轮回),那些妄执诸法是常,不会生灭变异,或者贪欲心很重的人(淫欲心很强的人),应该观照身心最后将导致老死。在生死轮回中,我们不断地在三界裏出生(欲界、色界、无色界——或三十一有),想要脱离生死轮回的话,我们必须根据《大念处经》中的原则来修学四念处,四念处是三十七道品中的第一要目——而且引导体证四圣谛。

本文内容由小编为各位整理的阿姜念 身念处禅观修 理论 缘起法面面观

推荐访问:身念处禅观修法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姜念蒋致珩】阿姜念 身念处禅观修 理论 如何十二缘起破除邪见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摄受加持颂]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Copyright 人人禅语-人生感悟-佛教故事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