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摄受加持颂|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第九讲 三途苦

解脱  点击:   2018-10-31

日期:2010/02/15 13:10:29 本网 编辑部 报导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衮却格西讲授

第九讲 三途苦

我们已经具足修学佛法的顺缘──得到一个暇满人身,所以应该好好地以这个人身来求取佛法的心要。而且不应该只是寄望现前增上生果位的取得,只追求自己个人的解脱,应该要以“为了一切众生的义利,我一定要成佛。”的这种菩提心为动机,来听受这一场教法。事实上,由于我们现在能力不足,别说是成办所有众生的义利,就是一个众生的义利也成办不了;实在是为了要成办所有众生的义利,所以我们必须来修学菩提道次第教授。唯有从开始的依师之理到止观双运道全部圆满,最后成就佛道,我们才能够圆满地成就一切众生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教授的修学,首先,必须经由听闻而得到闻所成慧;进而思惟所听闻的内涵,得到思所成慧;再进一步,由思慧产生修所成慧。还要把修所得到的道次第内涵,一再的串习,使之与内心相结合。由于菩提道次第已经把修学的次第,完整而没有错误地排好了,我们只要依着这个次第往上修学,就会对整个道体的轮廓,有一个了知,这是个很重要的修学关要。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再予以补充。

修学道次第採用广或略,这是个人的自由。例如《福德本颂》,虽然是短的偈颂,但却是把整个道体完全展现出来,如果我们每天能够以《福德本颂》的内涵来做观修,就能让我们的人生不会空过,进而直取心要。

在我们调整前行动机的时候,能够具足三士道次第的内涵;正行的时候,也是以三士道次第的内涵来作忆念修或略修;在后行回向的时候,也同样以三士道次第的内涵来作回向。如果能这样做的话,就能让自己的人生,每一天都具有意义。我不是说过吗,世尊所讲的一切教法,没有不涵摄在三士道次第裏头的。

依据道次第的教授,它以四个门径为引导,第四个门径是“甲四、如何以正教授引导学徒次第”,此中分两种,就是:“乙一、道的根本在亲近善知识的道理”以及“乙二、已经依师之后,如何修心的次第”。有关“乙一、道的根本在依师之理”主要分两方面说明,就是:丙一、总示意乐,以及 丙二、略示。略示裏头又包括 己一、前行、己二、正行,及 己三、结行,这种修行内涵次第,在以下的暇满等等法行中,也是一样做的。

于“暇满劝取心要”的道理,就是要认识暇满的内涵:正明暇满、暇满义大及暇满难得。然后,基于思惟暇满的法行之上,每天能够把没有意义的事情放掉,一心投入佛法的修学。劝取以暇满之身取心要,这个所取的心要是指“修学三士道次第教授”。为什么这样讲? 如果行者不能生起下士道次修心内涵的话,则不可能生起一种欲求后世义利的心;如果我们不能生起希求后世义利的心,那整个道次第是没有办法建立起来的。

关于下士道次的修心,欲求后世义利之心能够生起,主要是修“念死无常”,特别是指“死无定期”的法。如果你可以好好修学“死无定期”,你自然就会重视未来生生世世的义利。修念死无常并不是要让你害怕死,而是要你思惟:自己没有因缘去修学以成办“现前增上生”和“究竟决定胜”的因,同时由于我们积造了很多的恶业,会因此恶业因缘而堕落三途,而觉得害怕。如果你能够修学成就现前增上生和究竟决定胜的法,那临死之际就不需要畏惧。那你真正该畏惧的内涵(核心)是什么呢? 是畏惧在你还没有能够成办现前增上生和究竟决定胜的内涵之前就死了,这才是念死无常的重要内涵。

如果人死如灯灭一样,那倒是好的,但事实却不是如此,死了之后还要投生,而且是基于所积造善恶业的因,而感招乐果(善趣)和苦果(恶趣)。每个人也许都会想:“我死了之后,可能不会堕入三恶道吧! ”但是基于“我可能不会堕入三恶道”的这种想法,并不会让你就不堕入三恶道,因为我们为业所牵引,没有这种自由。如果能自主的话,每个人都不会想堕三恶道的,三恶道也就不会有了!然而在我们的心相续裏,确有所谓的善业和恶业。

《俱舍论》说:“投生于善趣恶趣,取决于业。”这是由于重业、串习业和近业,导致投生善趣和恶趣。一般而言,以你先前串习最多、最重、或最近的业,而感招到善趣或恶趣。虽然如此,如果你生前都在造善业,临终却有一个很强烈的恶业念头,这还是会导致你感招恶趣。同样的,如果生前都造恶业,临终的时候却能产生一个具力(很有力量)的善心,那还是会感招善趣。所以重、近、串习的说法是很重要的。

“于共下士道次修心次第分三”(74页科判),即“正修下士意乐”、“发此意乐之量”、“除遣此中邪执”。第一类分两点,“发生希求后世之心”及“依止后世安乐方便”。希求后世意乐的心又分两种,“思惟此世不能久住忆念必死”以及“思惟后世当生何趣,二趣苦乐”。

“思惟此世不能久住忆念必死”这一点已经讲过了,现在讲85页最后一段“第二思惟后世当生何趣,二趣苦乐者。如是决定速死没故,于现法中无暇久居,然死而后亦非断无,仍须受生,此複唯除二趣之外无余生处(无第三趣),谓生善趣或是恶趣。于彼中生,非自自在,以是诸业他自在故(为业所自在)。如黑白业牵引而生。如是我若生恶趣者,当为何等,故应思惟诸恶趣苦。”(86页第4行)“谓若自思堕苦海理,意生厌离,能息傲慢。由见苦是不善果故,于诸恶罪极生羞耻,不乐众苦故。”因为痛苦是你连在梦中也不想要的,所以“不乐众苦故而乐安乐,由见安乐是善果故,于修善法深生欢喜”,由比度推量自心而悲湣他人,生起悲心;由于厌恼生死轮回,希求解脱的心也会生出来。“由畏众苦,发起猛利真归依等”,因此这种苦的思惟,是能摄集众多修要的大温陀南(修行的重要关键)。《入行论》说:“複次苦功德,厌离除骄傲,悲湣生死者,羞恶乐善行。”也是同样的解释。一般来说,无苦就无法生出离心是一定的。如果有痛苦的折磨,你就会生起出离心。相反的,如果你只有快乐的话,骄慢之心就会生起来。

由于思惟“后世当生何趣? ”我们要来思惟一下恶趣之苦。从罪的本质,依其重、稍轻、最轻等,依次会投生到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如果说“我根本没有积造地狱道的恶业”,这是不应理的。为什么呢? 今世从出生到目前为止,仔细想一想,我们所造的业裏头,已经积造不少地狱的因了;即使没有这种恶业,自无始以来,我们所投生过的各式各样众生,包括鲸鱼之类的,积造过以小鱼众生当食物,杀害众生等恶业,所造过的十恶业以及五无间业不少,这些都是地狱道的业因。另外,我们又求受了很多律仪、很多戒,如果轻忽的话,也会慢慢地导致地狱道的业。

关于三恶道的苦分三:(86页科判)“一、思惟地狱所有众苦,二、旁生所有众苦,三、饿鬼所有众苦”。“思惟地狱道所有众苦”分四:“一、热地狱,二、近边地狱,三、寒冰地狱,四、独一地狱。”

大有情地狱,“谓从此过三万二千由旬”,从此的“此”是指菩提迦耶的金刚座而说的,此基座下麵有等活地狱。以你两臂张开为一肘,五百个两臂张开称为一个俱卢舍,五百个俱卢舍称为一由旬(逾缮那)。一般来说,修本尊法是很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修地狱本尊。你应该想,我亲身为地狱众生,本尊就是地狱的众生,就是我,正在蒙受这么多痛苦,因为对痛苦的折磨产生畏惧心,而真实皈依三宝。有这样的一种说法:“虽修到无上瑜伽部的密集金刚,而未生起死无常观,倒不如修皈依还来得深。”这不是说无上瑜伽部的密集金刚的修法证量不够深,本来它就是很深奥的。但是对我们来说,如果我们好好行持皈依,皈依却是更深的。

地狱的结构是,在菩提迦耶的金刚座下面有等活地狱,从等活地狱开始算,每间隔四千四千由旬往下,还有另外的七个有情地狱。(86页最后1行)“初等活者,谓彼有情,多共聚集,业增上故,种种苦具次第而起,互相残害,闷绝[辟/足]地。”等活地狱的众生,所受的种种痛苦,有以热火炽身;世界上最热的火,与之相较,只不过百千万亿分之一的热度而已。又将身体支分变成一块一块,昏绝在地,死了之后,空中又发声说:“你应该再复活起来。”复活起来又互相拿剑砍杀,如此直至业尽为止,一直受这种反复的痛苦。地狱的寿量之长,讲起来我们可能不会相信。地狱众生的身体很高大,肌肤像婴儿一样的柔软,在等活地狱中互相残杀,残杀的时候不是没有感觉,而是有锥心的痛苦,要这样去观想。

等活地狱之下是黑绳地狱,(87页第2行)“其中所生诸有情类,谓多当受如是众苦,诸守狱卒,以黑绳拼,或为四方,或为八方,或为种种非一纹画。”地狱的狱卒在诸有情的身上,以墨斗弹绳的方式画图画,再依所画的线用刀子去剁去割解,这是在黑绳地狱要蒙受的痛苦。狱卒非常有力量,而且是一看就会昏倒的可怕,他一直环绕在你的四周,并且用各种刑具处罚你。因为是热地狱的关係,所以越往下越热,较之于等活地狱,黑绳地狱的热度就更大更强。你应该好好地了解、好好修,就如同我在等活地狱中,受苦的情况如经中所说的一样,这样地思惟等活地狱的痛苦。受这样的苦令我很畏惧,所以真实的要皈依三宝。接着往下修黑绳地狱,就像我在蒙受黑绳地狱的苦一样的去思惟,生起真正畏惧的心,然后深信三宝能救我,而真实的皈依三宝。如此依次地修各层地狱之苦。

“三众合者,谓彼有情,或时辗转而共集会,尔时狱卒驱逐令入,如二糯头铁山之间。”投生于众合地狱者是杀鱼、杀猪、杀羊这一类有情,在众合地狱中,山形变成像这些被我们所杀的畜生的头,这些众生的山头,压逼过来,把我们地狱众生的身体压得血流成河,受这种的痛苦。(87页第4行)“从此无间两山合迫,尔时从其一切门中,血流涌注,如是如诸羊马象狮及如虎头,合迫亦尔。”

号叫地狱,“谓彼有情,寻求宅舍。”号叫地狱的众生为了逃离之前所述地狱之恐怖,而会避入一座大铁屋中,才一入内,火已经炽烈地燃烧起来,他们受到炽火烧身而痛苦的号叫,因此称为“号叫地狱”。卖酒、沽酒以及依酒而造罪的众生,会投生到号叫地狱受苦。接着是大号叫地狱,受苦的情况和号叫地狱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他的铁屋有两层,虽然逃过一层,另一层还是没有办法逃过,这种无边的痛苦,如前所说的一样。

再来是烧热地狱,整个地狱的地基都是烧炙的铁,整个人被掷在铁板上,像煎鱼一样地被煎着,承受很多痛苦。第七个是极热地狱,(87页第11行)“谓以三尖大热铁弗,从下贯入左右二锋,彻左右膊,中从顶出,由是因缘从口等门,猛焰炽生。”这种痛苦的情况,较前面更为痛苦。

无间地狱者,(88页第1行)“谓从东方多百非一由旬,猛火炽然,即从其中腾焰而来,由此渐坏,彼诸有情,皮肉筋骨,直彻其髓,遍身一切猛焰炽然,烧如脂烛,所余三方,悉皆如是。”其他西南北方,也是如此。“四方火来,于彼合杂,所受苦痛,无有间隙。”由于听到有号叫、哭的声音,才知道裏面有众生存在着。这样的众生,受痛苦的时间,可能要一劫以上。在成住坏空的空劫之后,这个世界所属的地狱道众生,他们的业报还是不会完尽,还要移到别的地狱去受苦。

之前所讲的是大有情地狱,现在来谈近边地狱。(89页第4行)“近边者,谓彼八种大那落迦。”这是指刚刚所讲的八种热地狱,每一种都各有四堵墙、四个门。“其外皆有铁城围绕,其城亦複各有四门,一一门外,有余四四,有情地狱。”

有些受地狱业报的众生,投生的时候,一开始先堕到大有情地狱,受完报之后,又逃到这个近边地狱;也有的是直接就堕到近边地狱的,各种情况不一。热地狱的众生由于受不了热地狱的痛苦,逃出来之后,以为是解脱了,结果直入近边地狱的煨燎地狱。该地狱以灰烬盖着,内裏都是火热的煨坑,众生只要掉到裏面去,整个皮、肉、骨全被烧灸。此地狱的寿期,若以人岁计算,可能有十万岁以上。即使你能自煨坑地狱逃脱,也立刻会掉到粪尸泥地狱。掉下去之后,身体并没有全部沉进去,可能还有部分浮在上面,因此奋力想逃脱,但挣扎之后又掉下去,就这样一直浮浮沉沉着;而且粪尸泥坑裏头,还有会咬人的众生。近边地狱的众生就一直在受这样的痛苦。

从粪尸泥坑逃出来之后,会到利刀道,这是一条有很多很尖锐的刀铺成的道路。逃到那裏的时候,如89页第10行之描述,“下足之时,皮肉筋血,悉皆刺截,举足之时,複生如故。”接着到了剑叶林中,当你为了乘凉坐在树下休息时,这些看起来像树木一样的大树,叶子纷纷变成刀剑掉落下来,截断我们身体。再来是铁设拉末梨林,树上有你认识的人会在那裏不断地呼唤你:“上来吧! ”就在你往上去时,树干上有锐利的刀向下刺,想下来时,刀锋又向上。锐利的刀剑上上下下的刺向众生,贯刺一切支节。即使你逃脱了利刀道,还有无极大河。如90页第2行所述:“有广大河,名曰无极,沸热灰水,弥满其中。彼诸有情,为求舍宅,堕中煎煮,上下漂没,如以豆等置大镬中,以水弥满猛火煎煮。”还有狱卒在旁边守着,让你不能出脱。

投生地狱道的因,是你造作了所有的十恶业,而且还譭谤菩萨,以及未能如理如法地依止善知识。有这样的说法,认为在地狱道受苦的众生,时间已经很长了,但即使你把好几劫的地狱道罪业受完,上来之后,仍然还要再受很多苦。很少有人能知道谁是菩萨的化身,所以很容易就会造作譭谤菩萨的罪,而这种罪是很重的。菩萨的外在不会有什么特徵,众生中我们不知道谁是菩萨。如果我们总是观每个众生的过失,指责他的缺失,万一你所指责的众生正好是一位菩萨,那你就造作了地狱道的业。

我们应该如理地思惟大有情地狱以及近边地狱的苦,一一思惟,如同自己身受一样,然后产生畏惧心而真实皈依三宝。如果你是真正至心皈依三宝,临终之后不会堕入三恶道,也不会堕入地狱道,这是可以保证的。虽然皈依的法类接下来才讲说,不过,我们之所以要先修思惟三恶道苦的理由,就是为了希望众生能基于畏惧三恶道苦,生起真实皈依三宝的心。假设今天晚上你就死了,临终的时候,你能思惟三恶道,特别是地狱道的苦,而心生畏惧,生出至诚皈依三宝的心,这样往生的话,即使你的周遭有百千万个阎罗王围绕着要带你走,也带不走你的。

接着继续思惟寒冰地狱的痛苦。(90页第2段)“八寒地狱者(就是八种寒冰地狱)。谓从八大有情地狱,横去(指北方)一万由旬外,是有彼处。即从此下三万二千由旬处,有寒[皮包]狱。”寒[皮包]狱之下还另有七个寒冰地狱。“次下各隔二千二千由旬”,八热地狱是互隔四千四千由旬,因为寒冰地狱的雪山各高二千由旬。因此不同于热地狱,在八寒地狱中是黑暗的,没有日月光,而且冰寒,所以每个众生都是缩瑟成一团的状态。因为遭很大的寒风吹袭,身体的肢分都是蜷缩着犹如疮胞。“[皮包]之中,所有差别,谓疮卷皱,如泡溃烂。”因为身受酷寒逼迫,口中发出[口歇]哳[訁占]牙齿颤抖的声音。郝郝凡乃是太冷根本叫不出来,所发出的声音。

虎虎凡也是另一种苦叫的声音。身体如青莲、红莲、大红莲状,这些都是众生遭寒冻后,身体几乎与冰块合一,如结冰状,所以按照他所受冻以及青瘀裂痕的情况不同,为之安立了不同的名字。90页第11行形容:“裂如青莲者,谓遭广大寒触所触,其色青瘀裂五或六。”红莲者也是一样,皮肤由青瘀变成红色的,此红赤的皮肤分裂成十或者更多,如果青莲者分裂的情况是五或六,如红莲者则是分裂更多。大红莲寒冰地狱的众生,皮肤变为非常的红赤,分裂的数目近百或者更多。这是八种寒冰地狱众生的痛苦情形。投生寒冰地狱的因,我们也积了不少,比如说不恭敬经书、随便乱丢乱掷经书;让众生受冻受寒等,一般来说,也是造了十恶业。

本文地址: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第九讲 三途苦

推荐访问: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摄受加持颂|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摄受加持颂_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第二十五讲 胜观
Copyright 人人禅语-人生感悟-佛教故事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