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 盛世】乾隆锻名宝坻 玉佛宫如莲待放

经典故事  点击:   2019-05-18

玉佛宫展出的艺术品

中华佛光文化网天津讯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熟读诗经的人皆知,此句源于《诗·蒹葭》,“坻”即为“宝坻”的“坻”字,此处读作“池”,意为水中较高的地方。古时,宝坻亦读作“宝池”。究竟何时“宝池”变成了如今的“宝坻”?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婉转故事?

传说之美 乾隆口误赐名宝坻(dǐ)

宝坻区古名渠阳,在渔阳(今蓟县)和雍阳(今武清区)之间,自古便为商业要地。到了清代,更是别有一番情景,“凡境者披星戴月,肩摩毂击,喧填道途,络绎不绝”,有“畿东大邑”之称,后又有“京东第一集”的美誉。那时“宝坻”的“坻”仍旧读作“池”,直至乾隆皇帝一次巡游经过,偶然的失误不仅改变了“坻”字在这个地名中的读音,更留下一段美丽的故事让世人传颂。

清朝,乾隆皇帝巡游至此,看到宝坻两字脱口而出“宝坻(dǐ)”。皇帝自然“金口玉言”,宝坻(chí)从此得皇帝钦赐,成了如今的宝坻(dǐ)。

遗迹之美 文宝坻钟鼓之声重鸣

宝坻位于京津双城中央,河湖环绕,水域丰沛,潮白河宽达千米,青龙湾双河交汇,上有万亩川林湿地,下藏数亿立方富矿温泉,景色秀丽,美韵天成,揽绝秀于一身,像一方璞玉静待雕琢。如今,歇马台、秦城等56处古迹遍布全区,文化名人迭出,“文宝坻”美誉流传久已。

位于宝坻境内的大觉禅寺、广济寺等佛教寺院香火鼎盛。据记载,去年10月,占地400余、规划建筑面积48000平方米的天津玉佛宫博物馆在古寺“大觉禅寺”遗址附近重建竣工并对外开放,山门、玉佛宫、配殿等建筑气势恢宏,不亚当年。朝来暮往,游人不绝,古寺新殿内重新响起钟鼓之声。

造型之美 玉佛宫如莲含苞待放

步入玉佛宫,仿明清主楼巍然屹立正中,通体仿佛一朵莲花含苞待放,坐落于三重退进式汉白玉大须弥殿基,殿宇顶部八角攒尖,聚于正中鎏金宝顶,自上而下。这种造型寓意美好——上契圆满天心,汇通八方人文,以承博物之德。

玉佛宫内包括地上两层、地下一层。拾级而上,进入“莲花”之中,复古的殿堂与展示的金玉展品相映成趣,更显富贵。一巨型“玉如意”陈列于案几之上,通体洁白,目测约半米长。据介绍,这是国内最大的白玉如意。此外,展馆内的展品中还汇聚着数千件佛教艺术品,其中不乏顶级珍藏。

本文内容由小编为各位整理的乾隆锻名宝坻 玉佛宫如莲待放

推荐访问:乾隆年制玉送子观音像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孤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寒山寺:寒山拾得的故事
下一篇:[普陀山传说故事]传说:普陀山“短姑圣迹”的来历
Copyright 人人禅语-人生感悟-佛教故事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