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班】禅修的现实意义

疾病  点击:   2019-05-05

一、调和身心

在这个人心普遍躁动的时代,所有的人都面临巨大的内外压力,长期的紧张、封闭、不安如影随形,深植在每个人的身心深处。现代医学表明,大部分的慢性疾病,诸如癌症、心脑血管、精神疾病,都来自过度的紧张和压力无法排解。

禅修是一场身与心的对话,把我们平日浮躁烦恼的心收回来,进入真实与宁静的生命。第一次,停下脚步,全然地感受自己的呼吸,倾听来自身体内部每一点的细微声音。随着禅定的深入,意念和情绪活动的放松、停息,可以舒缓精神上的紧张和压力,使被紧张和压力导致恶化的生理机能得以自行调整;我们的身体与心灵会重新联结,柔软和轻安自然涌现,你必将因此亲身经历内在和外在的巨大变化。

二、平静心灵

所有呼之欲出的社会问题,都来自负面情绪的累积,来自不安分不平静的内心。

去体育馆看球赛,你会体验到那些尖叫、嘘声、愤怒,掩藏在热情与团队精神的假象背后,是内心的空虚和不安稳。去听流行歌曲,你会明了那些不断在反复变奏和吟唱的,却都是同样的主题——嫉妒、痛苦、不满与紧张。去看看深夜的酒吧和网站,你看到那么多彻底买醉沉迷不归的心灵,纵情的背后都是在逃避——逃避无所归依的内心的失落。

禅修是让我们的心灵更平静的技术。通过净化困扰自己的种种负面情绪,给内心带来平静与觉醒,达到深刻而安定的喜悦。

在别的宗教里神职人员的日常修为中,也有禅修的部分,因为禅修是一个共性的方法,而在所有平静内心的方法之中,禅修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三、止息烦恼

佛法的目的是让每个生命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获得生命本有的自由。

烦恼的断除需要智慧,佛法将智慧分成“闻、思、修”三个不同的层面。闻所得慧和思所得慧,是我们读来、听来、看来,和通过思维道理而获得的知识和智慧,它们能熄灭的烦恼是有限的。不正见及疑通过闻、思即可去除,其余烦恼则需要通过修行一点一点地去除。从书面上看来的东西都叫间接经验,不是亲身实证的。因为缺乏实证,往往容易陷进无休止的争论与说教中。

但是禅定的修行,会通过实证来检验文字的真实性,因为它是自证之法,超越了文字层面、观想层面,完全进入到实相层面的智慧。

a .回归自性

长久以来,我们经历内心流离失所的感觉,仿佛失落了什么,却又无法找寻。那是被种种无明和习气所障覆的本性,可以经由禅修而逐渐明朗。

我们的心是什么样子的?快乐是不是我们的心?忧伤是不是我们的心?是谁束缚了我们的心?是谁让我们难得自在?当我们开始以一种安静、平和的态度,来参与这一场内在的禅修,每一个念头都会历历清明,仿佛天朗地开,万境如如,世界以一种更清晰的方式呈现。

这是内心清净光明的本来面目。它使我们能穿透自我的藩篱,唤醒心灵深处沉睡的觉性,回归生命本真的和谐、柔软、宁静、祥和,安享清凉的流注和纯净的抚慰。

b . 智慧处事

生命过程中有许多种学习过程。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人际关系的学习……而所有这些都是生命中一个阶段性现象而已。只有关于智慧的学习,才是与我们的生命相始终的一个过程,从不间断。方生方死,须臾不离。

早晨对我们还是快乐的一件事,也许到下午就成为致命的悲伤;昨天对我们是一个不可翻越的高峰,今天再来看也许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土墩……

所有人生中的痛苦,来自失去控制和觉察的内心。禅修使我们对“心”的运行模式有更加透彻的了解和掌控,从而,能获得超越这些世间万象的智慧。不再做身不由己的惯性反应,而是更有耐心、更有毅力、适时而动、把握因缘。

c. 奉献社会

与一般人的概念相反,禅修不是教我们逃避现实,而恰恰是紧叩现实,进而转化现实。只有当我们完全体验生命的实相,真正活在当下,才可能如法而行,并且适时加以改变。

活在当下是一个人生命力的自然展现。当一个人经由禅修、由自己种种的心之世界中走出来,不忧不惧地面对并且观察真正的自我以及人生时,他一定是一个有能力燃烧自己的人。也就是儒家所谓“惟至诚者能尽其性”。

佛教中讲的修行,是一个人生命中智性与感性整体的提升,也就是一个人“尽其性”的人格完成。这样的人,必然成为社会中清净美好力量的一部分。

本文内容由小编为各位整理的禅修的现实意义

推荐访问:禅修在工作中的意义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病痛的图片_对病痛的开示
下一篇:锦囊贷|锦囊:旅游常见疾病及防治
Copyright 人人禅语-人生感悟-佛教故事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